close
終於踏上回家的路上, 但從桃園騎沒多久就覺得好渴
很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 沒想到一路上都沒看到 7-11
剛好看到有一家 OK 便利商店外面有桌椅可休息
就想說在這裡補充水分, 休息一下吧!
很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 沒想到一路上都沒看到 7-11
剛好看到有一家 OK 便利商店外面有桌椅可休息
就想說在這裡補充水分, 休息一下吧!
買了一罐特價20元的"寶健":
(或許是受到7-11自有品牌的影響, 寶健也降價了?)
休息夠了, 把沒喝完的運動飲料倒進水壺裡, 繼續往內壢騎去!
過沒多久來到了內壢的家樂福:
(內壢家樂福 里程: 58.602km 時間: 15:01)
此時雖然已經下午三點了, 但外面氣溫仍然高達38.8度C!
過了沒多久離開了楊梅鬧區, 在離開楊梅前
我在省道旁的一間7-11停下來休息, 並去附設的洗手間上個廁所:
(楊梅省道旁的7-11 里程: 74.804km 時間: 17:07)
從新豐往竹北的方向是一個大下坡, 在這裡就算不踩踏
時速也來到了整個旅程中最快的記錄: 46 km/hr
(伍福宮 里程: 99.493km 時間: 18:35)
還記得上次騎完湖口新埔的山路後
回來也有到這裡拍一張, 感謝土地公的保佑!
進到家樂福裡面, 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吃麥當勞, 就點了個麥香魚套餐:
當櫃台小姐問我要不要把飲料加價換成冰拿提的時候
或許是之前喝完汽水後騎單車, 有很不好受的經驗
我就順口答應換飲料, 但結帳時竟然多加了35元!
真是讓我嚇一跳...
當櫃台小姐問我要不要把飲料加價換成冰拿提的時候
或許是之前喝完汽水後騎單車, 有很不好受的經驗
我就順口答應換飲料, 但結帳時竟然多加了35元!
真是讓我嚇一跳...
吃完漢堡與喝完冰咖啡以後, 薯條還剩一堆
想想不要浪費, 反正我兒子喜歡吃
就硬把它塞進放相機的車手袋中帶回家
出發前先到洗手間把臉與手洗一洗, 順便沖個涼
雖然是下午三點多了, 但還是有抹好防曬油喔!
想想不要浪費, 反正我兒子喜歡吃
就硬把它塞進放相機的車手袋中帶回家
出發前先到洗手間把臉與手洗一洗, 順便沖個涼
雖然是下午三點多了, 但還是有抹好防曬油喔!
整理好後繼續往中壢騎去
因為不需要繞去火車站, 便選擇走外環道
但騎這個外環道的時候, 感覺真的好遠啊!
到了快四點的時候, 終於騎完了:
(中壢外環道 里程: 65.483km 時間: 15:59)
因為不需要繞去火車站, 便選擇走外環道
但騎這個外環道的時候, 感覺真的好遠啊!
到了快四點的時候, 終於騎完了:
(中壢外環道 里程: 65.483km 時間: 15:59)
右轉後繼續往南騎, 沒多久來到了一間 7-11
又是那種裡面有座位可讓人家吹冷氣休息的
進去買了一罐 7-11運動飲料與養樂多補充水分與些許熱量:
(中壢新光紡織廠的 7-11 時間: 16:15)
又是那種裡面有座位可讓人家吹冷氣休息的
進去買了一罐 7-11運動飲料與養樂多補充水分與些許熱量:
(中壢新光紡織廠的 7-11 時間: 16:15)
休息足夠以後, 繼續往前騎
經過了埔心陸橋與埔心車站, 終於又回到了楊梅
這次決定不走鐵路旁的小路, 要直接走省道回家
但不曉得是楊梅交流道沒有慢車道, 還是我沒有注意到
我竟然直接騎著小Yukon, 循著快車道快速的穿越交流道!
經過了埔心陸橋與埔心車站, 終於又回到了楊梅
這次決定不走鐵路旁的小路, 要直接走省道回家
但不曉得是楊梅交流道沒有慢車道, 還是我沒有注意到
我竟然直接騎著小Yukon, 循著快車道快速的穿越交流道!
過了沒多久離開了楊梅鬧區, 在離開楊梅前
我在省道旁的一間7-11停下來休息, 並去附設的洗手間上個廁所:
(楊梅省道旁的7-11 里程: 74.804km 時間: 17:07)
想說到了湖口再找地方休息, 就繼續趕路吧!
或許是知道如何在行進間調整屁股與座墊的姿勢
又加上遇到紅綠燈, 我一定會讓屁屁離開座墊並站著休息
這次遠征屁股竟然都不會痛! (還是我已經練就好鐵屁股了?)
不過這次痠痛的地方卻換成了手臂...
又加上遇到紅綠燈, 我一定會讓屁屁離開座墊並站著休息
這次遠征屁股竟然都不會痛! (還是我已經練就好鐵屁股了?)
不過這次痠痛的地方卻換成了手臂...
不知道是因為平常很少鍛鍊手臂, 還是騎乘姿勢不正確的影響
由於兩隻手騎車時一直撐著上半身, 造成雙手非常的痠痛
於是在前往湖口的這段省道上, 因為很少紅綠燈需要用手剎車
我便試著將雙手趴在把手上休息, 沒想到除了可以減輕痠痛外
還意外發現趴著的姿勢(如同騎公路車的姿勢)因為減低了風阻
竟然在緩下坡的路段不踩踏也可以達到時速 33 km/hr呢!
同樣的路段如果維持原先登山車的姿勢, 則最快只到 27 km/hr
果然騎公路就應該用公路車啊!
由於兩隻手騎車時一直撐著上半身, 造成雙手非常的痠痛
於是在前往湖口的這段省道上, 因為很少紅綠燈需要用手剎車
我便試著將雙手趴在把手上休息, 沒想到除了可以減輕痠痛外
還意外發現趴著的姿勢(如同騎公路車的姿勢)因為減低了風阻
竟然在緩下坡的路段不踩踏也可以達到時速 33 km/hr呢!
同樣的路段如果維持原先登山車的姿勢, 則最快只到 27 km/hr
果然騎公路就應該用公路車啊!
由於是緩下坡的關係, 一下子就來到了高鐵在湖口與省道交會的地方:
(高鐵湖口交會處 里程: 82.173km 時間: 17:30)
(高鐵湖口交會處 里程: 82.173km 時間: 17:30)
沒多久又來到了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 里程: 83.530km 時間: 17:34)
(湖口老街 里程: 83.530km 時間: 17:34)
回程經過了一個跨過鐵路的"山崎陸橋":
(山崎陸橋 里程: 87.832km 時間: 17:49)
(山崎陸橋 里程: 87.832km 時間: 17:49)
因為早上是沿著鐵路走到新湖口, 所以沒有經過這個陸橋
但回程走的省道則是經過湖口老街(老湖口)
但回程走的省道則是經過湖口老街(老湖口)
其實在清朝劉銘傳時代所建造的鐵路, 走的就是原有的省道
所以經過的湖口就是現在的老湖口
日據時代, 日本人為了避開這段路線的坡度
便改線經由目前湖口車站(新湖口)的路線
雖然距離較遠, 但坡度較緩也比較好走
但是這樣一來, 我突然發現我回程的路線似乎變得比早上短很多耶!
所以經過的湖口就是現在的老湖口
日據時代, 日本人為了避開這段路線的坡度
便改線經由目前湖口車站(新湖口)的路線
雖然距離較遠, 但坡度較緩也比較好走
但是這樣一來, 我突然發現我回程的路線似乎變得比早上短很多耶!
到了新豐的明新科技大學時, 離竹北家已經不遠了:
(明新科大 里程: 91.604km 時間: 18:02)
(明新科大 里程: 91.604km 時間: 18:02)
從新豐往竹北的方向是一個大下坡, 在這裡就算不踩踏
時速也來到了整個旅程中最快的記錄: 46 km/hr
過了鳳山溪橋終於回到了竹北市:
(鳳山溪橋 里程: 93.812km 時間: 18:08)
(鳳山溪橋 里程: 93.812km 時間: 18:08)
沿著堤防邊的小路, 走捷徑回家
但回到家以後發現: 總里程竟然還不到100公里耶!
繼續騎到家附近的土地公廟--伍福宮:
但回到家以後發現: 總里程竟然還不到100公里耶!
繼續騎到家附近的土地公廟--伍福宮:
(伍福宮 里程: 99.493km 時間: 18:35)
還記得上次騎完湖口新埔的山路後
回來也有到這裡拍一張, 感謝土地公的保佑!
什麼? 還差幾百公尺總里程才到100公里?
繼續往前騎到家裡附近的十興國小吧:
(十興國小 里程: 100.14 時間: 18:41)
(十興國小 里程: 100.14 時間: 18:41)
YA! 終於突破了單日100公里:
在自家附近的曲面鏡拍張自拍照:
此時可以看到我的雙手已經有藍色的袖套保護免於曬傷!
但回家後卻發現臉與脖子前方, 因為回程從楊梅到湖口
太陽剛好由前面(南方)照過來, 又由於懶惰都沒停下來擦防曬油
皮膚反而有點曬傷而呈現紅腫!
此時可以看到我的雙手已經有藍色的袖套保護免於曬傷!
但回家後卻發現臉與脖子前方, 因為回程從楊梅到湖口
太陽剛好由前面(南方)照過來, 又由於懶惰都沒停下來擦防曬油
皮膚反而有點曬傷而呈現紅腫!
另外就是, 還記得之前去騎湖口新埔的山路
回來以後全身發熱, 休息了快一個小時後身體才回復正常
不過這次卻更嚴重, 回來好像重感冒一樣全身發燒 (但並沒有像感冒一樣會頭痛)
且晚上睡覺時, 更是誇張到感覺全身肌肉痠痛 (這倒也有點像重感冒的症狀)
不過睡一覺起來隔天竟然就好了! (雖然還是有點運動過量的肌肉痠痛啦)
回來以後全身發熱, 休息了快一個小時後身體才回復正常
不過這次卻更嚴重, 回來好像重感冒一樣全身發燒 (但並沒有像感冒一樣會頭痛)
且晚上睡覺時, 更是誇張到感覺全身肌肉痠痛 (這倒也有點像重感冒的症狀)
不過睡一覺起來隔天竟然就好了! (雖然還是有點運動過量的肌肉痠痛啦)
說真的, 像我這種平日很少運動鍛練身體的人
都可以完成這次單日破百行程
我深深的相信前人說的一句話:
環島靠得不是體力, 而是毅力!
都可以完成這次單日破百行程
我深深的相信前人說的一句話:
環島靠得不是體力, 而是毅力!
----------碼表記錄------------
總里程: 100.87 km
最高時速: 46 km/hr (新豐往竹北的大下坡達成)
平均時速: 17.2 km/hr
總騎乘時間: 5:52:18
最高時速: 46 km/hr (新豐往竹北的大下坡達成)
平均時速: 17.2 km/hr
總騎乘時間: 5:52:18
-------------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